诸葛亮小时候哲理故事

时间:2023-05-01 22:54:38 哲理故事 阅读: 我要投稿

诸葛亮小时候哲理故事

  故事不需要有过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大段的对话和繁复细腻的景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刻画,作者不应该在故事中对人物或事件大加评论。作者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流动,进展。语言富于动性,不需着意刻画其中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诸葛亮小时候哲理故事,希望有所帮助!

诸葛亮小时候哲理故事

  诸葛亮小时候聪明好学、出语不凡,被人称为“神童”。6岁时,他被送到当地有有名的水镜先生那里接受教育。

  在读私塾时,学校养了一只公鸡,是先生用来报时的。先生讲课很精彩,深入浅出,牢牢抓住了弟子们的心。小诸葛亮听得入了迷,多么希望先生多讲一会儿啊。可是公鸡一到中午就叫起来,天天如此,非常准时。只要公鸡一叫,先生就宣布下课,让大家放学回家。小诸葛亮恨死了那只公鸡。

  回到家里,小诸葛亮还在恨那只可恶的公鸡。正在厨房里做饭的母亲发现儿子闷闷不乐,就关心地问:“儿子,你怎么啦?”

  小诸葛就把公鸡的事讲了一遍。然后他问:“娘,先生的那只大公鸡真讨厌,我想多学一会儿,它都不让。它为什么一到时就叫呢?怎样让它晚点叫呢?”

  母亲听后,轻轻地笑起来了。她说:“这好办啊。先生的公鸡到时 就叫,那是人调教的.结果。要想它听你的,你也可以调教它呀。”

  “那怎样调教它才好呢?”

  “那就看你怎么动脑子了。”母亲一边淘米一边说,“只要肯动脑子,任何事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你好好想一想,也就能把办法想出来。”

  小诸葛亮眨巴着跟睛,看到母亲手中的大米,忽然眼前一亮,一个收买公鸡的办法就产生了。

  第二天,小诸葛亮用小布袋装了一点米就出门了,以后天天这样。从这天开始,先生的公鸡就叫得不按时了,越叫越晚,没有规律.甚至中午时间早过了,先生还在滔滔不绝地给弟子们讲课。

  为了弄个水落石出,先生开始留心这只公鸡。一到以前报时的时间,他发现那只鸡站到窗前做出准备叫的姿势,但这时有个学生悄悄向窗外撒了一把米,鸡见到米,忘了报时的事,跑去吃米了。这个学生正是诸葛亮。先生大怒,训斥道:“你小小年纪竟敢戏弄先生。”

  小诸蒋亮连忙向先生道歉:“对不起,先生。您讲课讲得非常好,我实在想跟您多学点知识,才故意让它晚叫一会儿。”

  “你原来是为了想多学一会儿?”先生原谅了他,“好吧,你愿意的话,放学后可以来我家里,我会给你讲习功课的。”

  小诸葛亮闻言,高兴地笑了。

  公鸡也能被“收买”,并接人的要求“修改”时间,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很简单的事。然而,许多智慧都蕴含在日常小事中,只要我们肯动脑子,就能有所“创造”。

【诸葛亮小时候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