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物的制作说明文
爸爸给我讲了个故事,这个故事是从爸爸的爸爸那里传下来的。说:从前有个地主顾了一个长工给他干活,正餐最多两个菜:一个是豆腐,另一个是咸菜。那个长工就只夹豆腐吃。地主问:为什么只吃豆腐?那个人答道:豆腐就是我的命。一日,主人做了两个菜,一个豆腐,一个是肉。那个人这次却只吃肉了。地主不解地问:你不是说豆腐就是你的命吗?那个人答道:见了肉我连命都不要了。
要说豆腐算不上是珍馐美味,可也称得上是老白姓消费得起的佳肴了。今天晚上是周末,我和爸爸住一起。他说:“小雨,我给你讲一讲我们那时候做豆腐的事。”
我爸爸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过年一个主要环节就是腊月二十六磨豆腐。头天晚上把个黄豆用水泡上,豆子经过一宿的浸泡,吸足了水,一个个白胖胖的,肚皮鼓鼓的,呈椭圆形。第二天上午他们就支起石磨,套上驴子开始磨豆腐了。他说做豆腐的几个步骤如下:磨、过、点、压。
先说磨
一边往磨孔里加豆子,一边往里加水,比例一般是一比二,一勺豆子两勺水,边磨边加。随着石磨的一圈圈转动,白色胡状的物质便从石磨的周边流出来了,磨的底座有托盘盛着,一边磨一边收集这种石灰膏状的东西,直到把泡好的豆子磨完。
第二个环节:过
用两个一米长的木棒,中间用铁棍钉一起,做一个十子架,用绳子把它钉的位置掉在树上。把滤单(像纱布一样)的四角绑在十字架上,下面只上大锅,把磨好的膏浆穵到滤单里,一个人摇动十字架的两个角,豆浆便顺着滤单流到下边的锅里。当然,一单也只能过十来斤的样子,这期间还得往滤单里加水,最后还要用两根棍子夹夹,以求尽可能的把豆浆从里边滤出来。剩余的部分就是豆腐渣了。那时候家里穷,豆腐渣也不舍得扔掉,在锅里炒炒当菜吃。
第三是:点
把过滤好的.豆浆倒到大锅里用大火烧开约10分钟撤火。就可以点了。这个过程就是让豆浆里的蛋白质凝固。可以用石膏水、卤水或者老浆。一般用卤水居多。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就是由此而来。把卤水慢慢地往锅里倒,并慢慢地搅动,这时豆浆里就有固体物质出现,开始是米粒大小,后逐渐到核桃大小,这就是豆腐脑了。等浆水变清,这个过程完成。
第四个过程:压
把单布铺在大的藤条框里,把点好的豆腐脑倒进去,再包起来,上面加上重物,把水挤出来。等没有水流出来了,撤去重物,打开包单,压好的整块豆腐便呈现在你的眼前了。
听完了爸爸的讲述,我觉得很有趣。原来我们吃的豆腐是这么做出来的。
爸爸说,现在磨豆腐不用石磨和驴子了,有专门的电动磨豆腐机了。不过他说还是传统做出来的豆腐好吃。
好了,不说了,已经快深夜12点,明天还有补习班要上,爸爸命令我谁也不许说话,不知不觉地我们都进入了梦乡。
【关于食物的制作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