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时代读后感

时间:2023-05-27 07:34:03 读后感 阅读: 我要投稿

白银时代读后感

  能读到这本书也是巧合,本来想看的是另一本书,在图书馆里找了好几圈却没有寻到。这时,《白银时代》几个字映入眼帘。高中时就听说王小波的书很深奥,我也怕自己读不懂。但最终我还是把它带走了。

白银时代读后感

  书读到一半的时候,我还是什么都看不懂。当时的心情就像我写下的这些文字一样,简单琐碎,我甚至连文字叙述的逻辑都无法理清。读着读着不禁想问,作者究竟是怎么写出这本书的。

  封面有一句话,“老师说,世界是银子的,然后是一片意味深长的沉默”。看完这句话,我也沉默了。当读者无法与作者进行最基本的交流,这个读者应该是失败的。这一瞬间,心情颇为沮丧。

  书看完了,我去翻网上的书评。每看一篇,心里的疑惑就解开一分。原来是这样啊。原来书中大量的性爱描写是对革命与爱情在中国复杂的生成关系的揭露;原来类似于“假如我叫m的话,和我住在同一所房子里的那个女人就应该叫f了”这样没有逻辑的文字,是王小波的话语游戏迷宫……原来我真的没有看懂这本书。

  但到底是读完了它,也有一些琐碎的不成文的感受,就在这里记下来吧。

  1

  读王小波的书,需要一点想象力。书中的文字无时无刻不在牵引着读者的脑细胞,跟着它们一起在超脱禁忌的想象世界中跳动。这点在书中的各处均有体现。

  举个例子来说,全书以第一人称来进行叙述,在第一部分《白银时代》中,“我“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大学二年级的物理系学生,“我”和“我”的老师谈着恋爱。“我”的另一个身份是2020年里一个写作公司里的写手,但“我”写出来的这个师生恋故事却屡屡被上司枪毙。在这两个“我”各自的世界中,都出现了一个老师。两个“我”是否重叠?两个老师又是否是同一个人?这足以让读者脑洞大开。

  “我”的文章被枪毙,是这一部分最大的矛盾所在。“我”的上司要求——“我们所写的一切都必须有生活作为依据”。文章因此被枪毙,足以说明师生恋在当时的社会上是饱受非议的,是对正常价值观的颠覆。那么王小波特意做这样的设置,表明的恰恰是一种抗争。文中的“我”并不同意上司的主张,他认为,要想真正地写小说,就必须从所谓的生活里逃开。要想真正地写,就必须到生活之外。

  读王小波的书,也可以获得一些想象力,尤其是在读到那些出乎常理的比喻时。作者对他笔下的人物毫不留情,甚至没有放过“我”自己。他将“我”的大手比喻为“一排厄瓜多尔香蕉”;老师向“我”走近时,“我“感觉自己像沙漠上的响尾蛇——脸上能够感到一阵逐渐逼近的热力。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一句——“我就是那条蛇颈龙,摊倒在水泥地上,就如一瓣被拍过的蒜”,一个无精打采的人物形象就这么活灵活现地被刻画出来了。

  在这之后,你看到他将公司里的男职员们比作“宰好的鸡”,将女同事比作“狡猾无比的蜘蛛精”,也都不会觉得惊讶了。这些怪诞至极的比喻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它们的背后隐藏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这种描写人物的写法,有读者将其理解为是物化的象征,作者是在用物化的角色去诠释小说的社会意识、人际关系,甚至世界观。那就不是我所理解的、只是简简单单的比喻而已了。

  我看的这本《白银时代》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白银时代》、《未来世界》和《2015》。上述部分均是关于《白银时代》的内容。

  2

  看到《未来世界》这个部分时,我开始有了被吸引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已经习惯了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文字逻辑,我不再像读第一个部分时那样,想要去深究文字背后的深意。或许就在这个时候,我已经走进了王小波的话语游戏迷宫中。

  《未来世界》的自序中有这样一句话,“但我以为,起码现实生活中的大多场景是不配写进小说里的。所以,有时想象比摹写生活更可取“。这和第一部分中的那句“要想真正地写,就必须到生活之外”不谋而合。

  这个部分分成了上下两篇,上篇是《我的舅舅》,下篇是《我自己》。自此,舅舅这个角色隆重登场。作者将“舅舅”这个人物塑造成了一个奇异的人。“他是一个作家,但是在他生前一部作品也没有发表过”,“他死于一次电梯事故,一下子就被压扁了”,他“肌肉发达,身材高达”,却患有心脏病。这样一个奇异的舅舅,生前遇到了两个女人——F和小姚阿姨。读到后面却发现,F其实是小姚阿姨臆想中的一个人物。这一段可以说是令我大开眼界了。

  作者的这个安排,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东野圭吾的《恶意》。在《恶意》这本书中,加贺恭一郎视角和野野口修视角的双线结构同时展开。随着加贺恭一郎对真相的步步逼近,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以野野口修的口吻展开的叙述,全是用来迷惑加贺恭一郎的“伪证”。至此,读者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背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野野口修的手记迷惑的不是书中的其他人物,而是读者。

  而在《未来世界》中,作者其实一直都在有意无意地暗示F和小姚阿姨其实是同一个人,读者读到后面不会有太强烈的背叛感,但确实是愈加迷惑,作者为何要做这样的一个人物设置,我至今还没想通。

  下篇是《我自己》。故事的一开始,“我”犯了“影射的错误”,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公司取消身份,没收一切,重新安置。更为过分的是,被安置的人们彼此之间不能相互联系,“我”身边的妻子甚至是被派来的监视员。人与人之间没有了信任,只剩下怀疑和猜忌。而“我”在经历了改造之后,终于失去了原先那个自由而不安分的灵魂,“我甚至还能像从前那样写书……但是我根本就不想写这样的书,我甚至完全懒得写任何书了”。

  你别无选择,所以只好这样生活了。

  在个人与环境的对抗中,究竟是个人在烈焰中灰飞烟灭,还是个人推动环境改变?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变革者,但我不由得佩服那些变革者的坚韧和毅力。

  3

  终于写到了最后一个部分——《2015》。这应该是我从小到大写过的最艰难的一次读后感。能够写到这里,已经是挖空心思地在整理自己的思绪碎片。写下这篇读后感时,我也在想,王小波的书,到底要经过多少遍的阅读,要经过什么样的人生阅历,才能尽可能地看懂。当然,这可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在这个部分中,“我”的舅舅又出现了,不同于上个部分,这次出现的是“我”的小舅舅。他叫王二。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王小波在家中男孩排行老二。而王小波的每一篇小说中,几乎都有“王二“这样一个人,加上王小波在王二身上灌注了不少他本人的某些特质,这样就造成了读者在阅读时,形成了对于王二和王小波的等价认同。

  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的第一个爱人是小舅”。这句话似乎写得有些没头没脑,但结合上下文来看,“我”对小舅的爱,其实是基于“我”对小舅的崇拜和羡慕。小舅是一名画家,这正是“我”从小时候开始,就梦寐以求的职业。

  《2015》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正如上文所说,小舅是一个画家,但他没有卖画的执照。因此在街上卖画时常常会被警察逮到。每到这个时候,小小年纪的“我”就要到派出所去领他回来。

  小舅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之所以没有执照,原因有二。一是他的画没有人能看懂,看画的人都会觉得头晕;二是他不愿按照他人的曲解将自己的画说成是“海马”或“袋鼠”。读到这里,我被小舅这个人物吸引住了。他和整本书中的所有主人公一样,身处于一个和自己格格不入的时代,但他却宁愿过着被警察追赶、被世人嘲笑的生活,也不愿违背自己画画的本意。

  后来小舅进了习艺所,还与看管他的女警官结了婚。但自从打习艺所出来之后,小舅就”江郎才尽,再也画不出令人头晕的画了”。读到此处也不觉疑惑,因为已经预想到,小舅会像《未来世界》里的大舅一样,被压抑的社会瓦解了原有的个性和思想。

  《白银时代》其实一共有四个部分,只是我看的这本书只收录了前三个部分。但读到这里,全书的大致内容已经能够总结出来,三个部分的主人公或是作为一个画家,或是作为一个作家,他们所想象和创作的世界,都与现实世界存在着巨大的、永远的冲突。王小波的这本《白银时代》,也因此被认为是一部反乌托邦文学。

  反乌托邦是乌托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社会想象,当一部作品对未来的可怕幻想代替美好理想时,这部作品就变成了“反乌托邦”的讽刺作品。而在《白银时代》中,王小波以其大胆的想象和幽默,构建了一个人人都失去了自我的反乌托邦,表达的是一种对人的独立精神的呼唤。

  零零散散地写到了这里,其实反乌托邦文学这个词汇我是第一次听,这种文学形式也是第一次看,远远表达不出这本书的内容和思想。以我目前的学识和思想,要想理解作者背后真正的写作意图,囊括出全书的精华所在,也还是一件难事。希望以后慢慢地增长一些知识和阅历,到时候也能稍稍读懂这个有趣的灵魂吧。

【白银时代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