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散文的作文锦集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散文的作文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的作文 篇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假如没有瓦特,世界将会怎样;
假如没有莱特兄弟,世界将会怎样;
假如没有卡尔·本茨,世界将会怎样;
假如没有牛顿,世界将会怎样;
假如没有爱因斯坦,世界将会怎样;
假如没有贝尔德,世界将会怎样;
假如没有贝尔,世界将会怎样;
假如没有华德·爱肯,世界将会怎样;
假如没有比尔·盖茨,世界将会怎样……
不可想象,没有了以上的这些人,现在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的……
可是,今天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是,假如没有李宇春,这个世界会是怎样
散文的作文 篇2
早在上初中时,我就喜欢上了阅读,同时也开始了写简短的日记。从那时起,阅读和写作这两个习惯就一直伴着我读完高中、大学、走上三尺讲台,直至今天。
大学时,我学的是中文专业,拜读了不少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在众多的文体中,我喜欢的是小说、诗歌和史书,尤爱散文。不仅喜欢读,还喜欢写。
毕业20年了,在紧张忙碌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喜欢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心记录下来。而这,也渐渐成了我最大的业余爱好。我沉迷于此,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坚持业余写作这么多年,从阅读和写作中,我渐渐领悟到了什么是散文。
关于“散文”,我理解最深的还是那句老话:“形散而神不散”。一个“散”字,概括了散文的本质。这里的“散”不是杂乱无章的“散”,而是要求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中心。中心明确了,构架可以随处延伸,你就可以不拘一格,随心所欲,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
散文的选材很广泛。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热爱生活的真心:一件小事,一张笑脸,一棵草,一朵花,一杯茶,一个身影……很多很多细微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散文的题材。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读懂它们,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那就是一篇很美的散文。
散文的语言要求朴实。散文的内容和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真实的,不是虚伪造作的,所以记录生活的散文也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老舍先生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美丽的东西是不加修饰和打扮的,真正美丽的人是不需要多施脂粉的……”是啊!散文本身就是最贴近生活的,没有任何的修饰和造作,所以散文的写作,就只需把内心的感悟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文章感动自己,同时也感动别人。
此外,散文还要求情感真挚。散文这种文体和小说、诗歌不太一样。小说的内容可以虚构,诗歌强烈的情感需要华丽的辞藻来铺排,而散文需要表达的却是从心底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刻意写出的散文哪怕辞藻再华丽,如果内容空洞无物,这样的文章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文以情动人”,只有那些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饱含着真情实感的文字,才能真正打动人心,进而成就散文的美。
情思所至,有感而发,言为心声,独抒性灵。以上这十六个字,就是我的散文写作观。
散文的作文 篇3
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百灵鸟的歌声婉转动听,一切回忆如同电影倒带。
你从火葬场里出来,人们的眼睛由通红变为平常,你尚未离开人世。
茉莉花掉落的花瓣从地上翩翩飘起,由腐烂重生为洁白。
百川倒流。
时钟的指针开始逆时针旋转。
街上行人退回,退回。
太阳从西边的群山里冉冉升起游至东方,明月出现。
你退回客厅,切好的西瓜立起,回到一整个大大的椭圆体。
白开水逐渐升温,巧克力还完好地摆在桌上。春晚从一数到十。
天气回暖,回到一个久远的午后。
毛笔写下的印记悄然浮现,被笔尖收回塑料杯里。
塑料杯里的水流回水龙头,你把我放在椅子上。
我年少,你的白头发一根一根染成黑色,面容慢慢光滑。你浅浅微笑,牵起我的手。
窗外树荫正浓,知了不知疲倦地鸣叫。
睁开眼的时候,才发现窗帘忘了拉上,因此可以看见高楼之上漆黑的夜空。夜里飘着丝丝缕缕的小雨,有寥寥人家依然闪烁着光,犹如波涛里飘摇的一根蜡烛。月是月牙,夜里却很明亮。
我翻了个身,抬眸向无垠的深空望去,讶然瞥见那一大丛一大丛——
璀璨的星河。
散文的作文 篇4
夏日炎热,太阳的光线照射到我的眼中使我感受到了夏日那耀眼的日光。
我倚着窗牖,注视着窗外的一切,时不时有一丝微风吹来,让人感到一丝清凉,额头上的头发也时不时轻摇着。而天空上的白云却飞快的飘荡着,在不断的变化形状,一会像大象,一会像狐狸。瞧,那朵白云在那太阳的照射下仿佛像教科书上的凌霄宝殿吞吐着瑞气,仿佛夏日的日光只是为了衬托出它那耀眼的姿态。白云也只有在夏天才能让人看着内心就感到平静,就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样的心境。
炎炎夏日中不只有一望无际的天空,还有风,永不停止的风,它没有颜色,没有形状。当风吹来的时候天地万物都因它而改变,树木不停的摇动,而它的树叶则发出“沙沙”的响声,表示对风的臣服,鸟儿会啼叫,旗幡会随风舞动,表示欢乐。云儿是对风最信仰的人,它会改变自己的形状,跟随着风飘向远方。而风对人来说只能表示友好,有了风人们会感到清凉,变的愉快。风在夏天的时候是万物的首领,人也不例外。因为人在夏日中忍受不住炎热,而风能给人带来清爽,然而只有一个信念不会被风吹走,那就是人们在夏日的炎热中仍想要在夏天干各种各样的事情,那份信念一定能排除夏日的炎热,那时夏日的炎热只不过是夏天生活中愉快生活的调料,而那夏日一定能够成为你最珍贵的回忆。
夏日中的任何美好事物,任何一个充满回忆的故事都能让你内心感到幸福,感到清凉,感到平静,感到和谐,不想去争吵。当你看向夏日中的天空你就会感到世间到处都有着美好的事物,那一定是平淡的滋味吧!
散文的作文 篇5
本人从小就对文学情有独钟,上学读书的时候就偏文科,最愿意上的是作文课。长大后虽然陆续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一些拙作,但对自己的作品总是很不满意,自我感到文章的思路不够清晰,文字表达的不够有韵味,语言组织得不够精炼,感觉没有打动读者的心。
近年来,我忙里偷闲拜读了《鲁迅作品精选》、《名家散文》等几部有关散文专集。这些作品真不愧出自名家大腕之手,他们的每一部佳作不仅是文学精品,又是诸多门类的教科书,我还从中感悟到了颇多的人生哲理。
散文作为一种题材广泛、写法灵活、个性鲜明、文情并茂和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能给读者美的图画、美的情景、美的感受。它或描景状物,或叙事写人,或议论说理,或抒情感慨,形式多种多样。散文有着无穷的魅力,犹如苦中带有浓香的咖啡,品尝越长久,滋味愈醇香。
鲁迅的《秋夜》,虽然是寥寥几百字的短文,却形象地刻画出了现实生存的众生相,并赞美了那些无畏的时代英雄;朱自清的《背影》,用朴实的语言描写父亲给自己买桔子的全过程,歌颂了父爱的伟大;郑振铎的《宴之趣》则精辟地把各类人赴宴后的表情、心态描述得淋漓尽致;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作者抛开一切世俗,尽情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赏心悦目的乐趣,表达出了超脱的意境 …… 这些文学巨匠大部分写作的对象是普通人、动植物、大自然或本人的情感世界。他们写作从平凡的小事情入手,用多种形象、贴切的语言,描述感人的故事或大道理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读着他们的文章,使我仿佛走进了作者描述的场景和感情世界里,为散文中的人和事、景和物陶醉着、感动着、担忧着、愤怒着。当读到感人之处,作为五尺男儿的我,也曾默默流过泪,陷入文章中描写的情感漩涡中久久不能自拔,缓缓地才能返回现实中来。
想到自己的一些作品,也有很多的感慨。写作《怀念在天堂的父母》、《婆媳情》、《愧对老班长》的时候,题目、内容、结构、层次都选好了,可就是没有写作灵感,不知从哪下笔,这些作品憋了一个多月才出炉,个别作品还要更长时间去斟酌。而有了灵感的时候,一个作品当天就能写作完成。也许对别人来说,写作是轻松、愉快、享受的过程,但对于我这个文化水平稍差的人来说是苦差事,而我甘愿吃这个苦,因为每次作品被发表时无比欣慰和骄傲。在多年的写作实践中越来越感受到,作者能够写出上乘的.文学作品,除了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要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对社会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社会阅历,用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
散文有如此大的魔力,能让人喜怒哀乐,让人思绪万千。啊,散文,你是文学大花园中最美的花朵,是文学家族里的“轻骑兵”、“自由人”。
散文,你是我的最爱,我为你喝彩,会为你努力奋斗到永远!
散文的作文 篇6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规范了文字、度量衡和行车的轨道,并没有统一语言。明朱元璋担心官员语言不能上传下达,与百姓无法沟通,曾编纂《洪武正韵》颁发全国,但收效甚微。至清雍正年间才统一使用“官话”,也就大致为今天的“普通话”;当时清政府曾于方言较重的闽粤设立“正音书院”,以矫正方言给“官话”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全国“八大方言”体系中,福建省南靖县闽南话与客家话便占有其中两种。所以,闽南与客家方言区学生用方言作文的现象依然存在,便有其历史和地域的因素。
在闽南方言山区,小学生直接翻译方言的作文尤为普遍。在一篇记人作文“我的 ”中,一位学习挺优秀的学生以“我的奶奶”为题作文。文章开篇即写道:“天气越来越冷了,奶奶仅穿一件薄薄的衬衣,冻死了。”如此开门见山点出主人翁悲惨结局,确出人意料,参阅老师无不为此精妙的谋篇布局赞叹不已。接着写父亲对奶奶如何不孝,整日整夜地,又使读者义愤填膺了一番。可到篇末忽然出现父亲“孝心犹存”,在大年夜给奶奶送来一套新棉衣——“奶奶终于笑了……”这就让人不了解了:奶奶不是刚刚“冻死”,这回怎么又“笑了”?一问,才知道学生用闽南方言作文,奶奶不是被“冻死”了,而是“冻得厉害”。
诸如此类不规范语言表达方式,在小学生作文中不难发现。如“时间来不及了,我赶马上学去。”“鸡吃人很补。”“我家来了人客。”“她拦小鸭游泳。”等等。
可见,如何矫正学生方言作文,已成闽南方言区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根据方言作文产生的原因及小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特点,笔者认真思考,细心考究,提出如下几点策略。
首先,必须在闽南方言区大力推广普通话,只有做到“语同音”,才能确保“书同文”。
闽南方言是学生产生方言作文的根本原因。鉴于闽南有其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文化,要在短期内推广普通话,不仅难度大且极不现实。但我们可以把这一工作,视为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的一项重要工程。或者将师生是否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与交流,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考核的一项指标。
其次,必须扩充学生的汉语言知识量,尤其是识字遣词造句和汉语语法这两方面。
小学生之所以出现方言作文,很重要一个因素是学生文字语言量的贫乏,形成“欲表无词,欲抒无言”的干涸局面,当学生不能直抒胸意时,只好用“拼凑法”和“替代法”来表达。那么,“方言词汇”与“方言语法”就难免渗入其中,方言作文也就由此而形成。
再次,必须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不断丰富自己。
学生直接经验多来自现实生活,在闽南方言和普通话之间,“菜花”和“花菜”;“鸡吃人”与“人吃鸡”是一组极明显的词汇与语法的不同,教师要多引导、比较和区别,使学生明白其中的联系与表述的差异。而间接经验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是校内外、课内外多渠道的知识网络。所以,不妨鼓励学生“耳目并举,手脑齐用”,多听、多看、多读、多思考和练习。如此,既能充实学生的词汇;无意间掌握汉语语法;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和创新作文题材。
此外,要让学生掌握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与联系,并领会二者的适用范围。
口头语言一般是与人交际时,对方能听得明白的通俗语言;而书面语言多以文字描述,书面形式直抒胸意。我们不反对口头语言在学生作文中出现,对一篇文章而言,口头语言往往能突出文章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前几年春节晚会上赵本山的《说事儿》为例:“……她这一剪,一万多只鸡都得了禽流感,第二天。”按一般表达方法,“第二天”应置于“一万多只鸡”的前面,但相声角本作者却将其安置于最后,显然是为了突出“黑土”(赵本山饰)这一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而在闽南方言区,学生往往将许多闽南方言以口头表达方式出现在作文里,这不仅不能更好地表现文章语言特色,反而弄巧成拙,使文章语句显得很不自然。如有学生这样描写:“快上课了,我吃饱饭,赶紧上学去……”这里的“吃饱饭”与“赶紧”显然就是方言口头表达方式。倘若将其改为:“快上课了,我吃完饭,连忙上学去……”如此,才能更自然,更合乎语境。
由此可见,要矫正闽南边远农村学生方言作文的习惯,除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推广普通话外;还得依靠广大园丁,共同出谋献策,从多渠道,多方位,由浅入深,精心辅导,使广大方言区小学生能“语共音”,“书同文”,并逐步提高他们的汉语言表达能力。
【有关散文的作文锦集6篇】